濮阳市商务局,
您好,欢迎来到濮阳市商务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汇聚赶超发展的强大能量――我市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综述
发布时间:2017/3/6 10:37:35 []人次
 
  2016年,是濮阳蓄势转型、奋力赶超的一年,也是濮阳经济取得骄人成绩的一年―――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443.8亿元,增速居全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48.7亿元,增速居全省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3.3亿元,增速居全省第5位;利用省外资金210亿元、利用境外资金6.33亿美元,增速分居全省第1位、第3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34元,增速居全省第1位。
     在这些枯燥数字的背后,正是我市产业集聚区提档升级、服务业“两区”快速发展、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日新月异等提供的强大支撑―――
     2016年,全市9个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1034.3亿元,增长34.5%,增速居全省第1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83.6亿元,增长17.8%,增速居全省第2位。
     全市服务业“两区”固定资产投资169.4亿元,增长23.7%;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元,增长33%。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34亿元,增长61.3%;起步区40.5平方公里全面建设,整个区域呈现出实力增强、活力焕发、潜力释放、魅力提升的新态势。
     产业集聚区变成吸金“洼地”
     2016年,全市9个产业集聚区工业增加值完成409.5亿元,增长17%,增速居全省第1位,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95%。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60.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350家,从业人员16.5万人。
     2016年,我市坚持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方向,抓配套优服务,聚资源引产业,强集群增效益,提高了产业集聚区的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推动全市实现提质转型发展。
     七年磨一剑。经过7年的发展,产业集聚区已从一粒默默无闻的种子,长成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市狠抓强集群、抓招商、重创新、优服务等方面,促进产业集聚区实现提质增效―――
     强集群。围绕做强做优产业集群,育龙头、延链条、促转型,推动工业迈向中高端。2016年,区内实施产业项目411个,完成投资819亿元,52个项目建成投产,已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化工产业集群,超500亿元的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超百亿元的羽绒服饰、家居、生物基产业集群。具体来说,一是做强化工产业集群,二是壮大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三是发展家居、羽绒服饰产业集群,四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抓招商。把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战略”,将招商作为实现赶超的“一号工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以市场换产业,以资源换项目,以股权换合作,招商引资实现了新突破。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开展专业招商,与力帆、华谊及德国巴斯夫、美国PPG等80余家国内外行业龙头开展了深层对接,与中建材、美涂士等40余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功举办中国(濮阳)石化产业精细化发展大会等8次重大专题招商活动。签约176个超亿元项目,开工建设153个超亿元项目,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71.4亿元,增长7.3%;实际利用境外资金4.68亿美元,增长11.7%。
     重创新。不断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国家电光源质量检测中心,国家级企业孵化器,省级家具、羽绒、石油装备制造质量检测中心等平台建成投用;与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成立5家产业技术联盟;开展“科技保”“科技贷”等业务,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规模,加快成果转化;全年引进和柔性利用高端人才321名、专业技术人才527名。据统计,去年我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3家。濮阳光电产业技术研究院等3家机构列入省新型研发机构,建成盛源能源院士工作站。
     优服务。着力完善公共研发、投融资、检验检测、信息服务、仓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平台和餐饮、住宿、商业服务等生活性服务设施。加快产城融合,推进金融、电信、公交、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向集聚区延伸覆盖。下放行政审批和管理权限67项,市县企业服务中心全部建成投用,建立项目代办员制度,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在全省率先设立龙都产业发展基金、浦银豫资建设基金,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助保贷”和过桥资金作用,支持4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成立企业服务团,开展“惠企政策进千企”活动,落实降本增效各项政策,强化银企、产销、用工、产学研四项对接,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目前,我市已发展成为河南省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中部家具产业基地、长江以北最大的羽绒产销集散地、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建设示范市。范县产业集聚区、濮阳县产业集聚区、清丰县产业集聚区和濮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晋级一星级产业集聚区,南乐县产业集聚区、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分别被评为2016年河南省“十快”“十先进”产业集聚区。
     服务业“两区”成经济新增长极
     街道宽敞整洁、店铺鳞次栉比、购物环境优美舒适、市民徜徉其中流连忘返……这是3月4日记者在华龙区特色商业区看到的场景,该商业区先后荣获省十强服务业“两区”和省先进服务业“两区”称号。
     2016年,我市坚持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提速增效发展,聚焦主导产业,创新业态模式,培育了一批业态先进、特色鲜明、支撑带动有力的服务业集群,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和民生消费的综合平台加快形成。
     2016年,我市服务业“两区”固定资产投资169.4亿元,增长23.7%,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个,建成投用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元,增长33%;税收9.25亿元,增长25%。
     集聚效应持续彰显。全市服务业“两区”入驻企业达660家,个体经营户5200余户,从业人员5.98万人;培育了万嘉360广场、崛起时代等4栋税收超千万元的商务楼宇;形成了1个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服务业集群。市商务中心区培育了金融、企业总部、研发设计商务集群,签约入驻高新科技企业38家。华龙区特色商业区入驻企业575家,汇聚了580个知名品牌,形成了文化旅游、现代商贸、家居建材和楼宇经济四大产业集群。五县服务业“两区”集聚态势良好,形成了电子商务、家居展销、现代商贸等产业集群。
     创新发展势头强劲。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电子商务、众创空间、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全市7个服务业“两区”电商产业园建成投用,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先后引入阿里巴巴国际站、京东河南馆、苏宁云商等知名电商,培育了一批本土电商企业,电商企业达400余家,交易额240亿元,增长20%。大数据智慧生态园开工建设,云网数据中心、双创服务中心等现代化服务平台加快构建。打造淘金创谷、创富天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孵化和在孵企业50余家。依托园区平台,东方龙、红磨坊、龙丰实业等一大批制造业企业与信息化接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服务业“两区”逐步成为区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
     基础支撑更加有力。服务业“两区”建成区面积4.4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建成道路55公里,铺设各类管网73公里。2016年完成投资10亿元,新建道路7条15.9公里、管网27.3公里。搭建信息、金融、人才、会展等公共服务平台,专业化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完善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下放管理权限,开辟绿色通道,采取“一个集群、一套班子、一个方案”工作模式,推动服务业“两区”快速发展。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展现亮丽形象
     走进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条条大路笔直通畅,市工人文化宫、市图书馆、市一高新校区、濮阳技师学院等已投入使用,龙湖水韵灵动、碧波荡漾,龙山高低起伏、绵延不断,车来人往,繁华尽现……
     2016年,我市加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着力在城市功能综合连片开发、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构建和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突破,汇聚高端要素,发展产业、聚拢人气,推动绿色、低碳、集约、紧凑发展。
     基础建设成效显著。2016年,实施路桥及配套设施项目24个,建成6条道路及污雨水等配套管网,开工建设龙泽大街、振兴路桥等重大路桥项目,形成了“五纵六横”主干道路网格局。全面完成卫都大街南110KV高压入地迁改工程,建成污水泵站5座、公厕17座,沿路绿化、亮化及市政管网等设施同步实施,示范区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坚持高点定位、重点突破,以龙山水库片区及商务中心区为载体,谋划实施50余个商贸服务、信息科技、文化旅游等重大产业项目。投资20亿元的企业总部、投资50亿元的大数据智慧生态园、投资150亿元的恒大悦龙台商业综合体等28个服务业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水上文化旅游线路开通,班家耕读小镇及配套项目加快推进。与深圳大百姓传媒集团、四川中大集团、河北荣盛集团达成合作共识,联合开发主题公园、影视城、西湖半岛酒店、滨河商业街等项目,产业发展势能释放、发力提速。
     生态优势日益凸显。2016年,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龙山水土保持、水库岸线综合提升工程为抓手,新增苗木20余万棵,新增绿化面积200余万平方米,累计绿化面积达500余万平方米。濮上广场、论语广场、龙湖广场、沙滩浴场建成投用。高标准打造占地180亩的园林式海绵城市公园,完成了卫都大街南侧示范段、金堤路北段、停车场等12个项目的海绵城市化改造。目前,示范区已成为展示濮阳形象的亮丽名片。
     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濮阳移动公司综合生产楼、示范区公安分局业务用房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即将完工。崇文小学、卫都幼儿园、市中医院康复医院、妇儿医院项目等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市委党校新校区、市民活动中心、新阳光大厦开工建设。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2600套;市医专、濮阳技师学院、市一高新校区等6所学校相继建成,在校生达2万余人,带动3万余个家庭10余万人进城,实现了人气聚集、形象提升。
 
下一个:濮阳新型化工基地总体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上一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考察团莅濮考察
信息来源: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

版权所有:濮阳市商务局 技术支持:通达网络 豫ICP备2023006009号-1
地址:濮阳市开州中路246号  电话:0393-7775600 传真:0393-6668356 联系信箱:pysswj#163.com